一场别开生面的痛痒觉学术盛宴

1.png

4月18日,同济医学院11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第64期“同济医学论坛”——“痛痒觉学术论坛”活动在同济医学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学科与发展规划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和基础医学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蔡毅、马朝阳主任的大力支持,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李熳教授对论坛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宣传,同济医学院的医生、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们济济一堂,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论坛由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文涛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唐宗湘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唐勇教授主讲,给同济医学院的师生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痛痒觉研究的学术盛宴。

2.png

刘文涛教授作了题为“靶向能量应激感受器AMPK治疗慢性疼痛”的学术报告,刘教授指出AMPK不仅是一种能量响应酶,同时也具有镇痛作用。刘教授不仅分享了白藜芦醇激活AMPK治疗癌性痛的机制,而且结合临床病例,用一张张鲜活的图片,阐明了臭氧镇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物质基础也是激活AMPK,促进巨噬细胞极化,释放内源性阿片肽和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刘教授擅长临床转化,讲座中时时迸发出的灵感火花,引起了前来听会的各附属医院临床疼痛科、麻醉科、康复科医生们的极大兴趣,纷纷举手提问。

5.png

唐宗湘教授作了题为“Mrgprs家族蛋白在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的学术讲座:Mrgprs基因家族是唐教授在美国的课题组率先发现并克隆,他如数家珍般讲述了Mrgprs家族的蛋白组成和特点,及12个基因敲除后对神经病理痛的影响,用行为学、电生理、病毒示踪等技术和翔实的数据,阐明了Mrgprs家族成员MrgprC11和神经病理痛的密切关系。唐教授丰富的学识折服了所有听众,大家踊跃提问,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唐勇教授作了题为“针灸镇痛新方向:嘌呤信号”的学术报告,他讲述了嘌呤信号参与疼痛和针灸镇痛的机制,发现抑制穴位局部A1受体可翻转针刺镇痛效应,而抑制穴位局部P2X3受体可降低艾灸镇痛效应,并指出外周(穴位局部)和中枢的嘌呤信号均可能介导针灸镇痛。在座的西医专家和研究生们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很感兴趣,积极请教唐勇教授如何进行标准化的针灸操作,做出能被国际认可的针灸文章。

唐宗湘教授还加做了1小时的学术讲座,题目为“Mrgprs家族蛋白在痒觉的作用”。唐教授课题组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证明MrgprA3和痒觉关系密切,剔除表达MrgprA3的TRPV1神经元可减少小鼠的痒觉行为。刚在“Science”上发表过传染性痒机制研究的同济医院儿科郝燕主任,和获得过两个痒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同济麻醉科项红兵主任,与唐宗湘教授就痒觉机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让同学们看到了科学家们科研思想的交锋。

4.png

3.png

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师生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纷纷感谢本次论坛活动给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开阔了学生们的科研思维,搭建了基础研究的老师和临床医生与痛痒领域内顶尖专家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济医学院师生们的热情好客、勤奋好学、思维活跃也给来访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家们也表达了对同济医学院110周年华诞的衷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