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学院创始人——埃里希·宝隆博士(二)

三、Erich·Paulun受教育年谱


受教育阶段

——1882年10月25日

进入位于基尔(Kiel)的皇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外科医学学院

(Koniglich medizinisch-chirurgische Friedrich-Wilhelm-Institut)学习。

——1883年4月1日至1883年10月31日

服役于第一皇家亚历山大近卫军步兵团第五野战营

(5.Campanie Des Kaiser-Alexander- Garde-Grenadier- RegimentsNo.1)

——1884年7月19日

参加医学前期考试(Examen physicum)

——1886年7月16日

参加博士学位的口试(Rigorosum)

——1886年11月10日

被第三波莫步兵第14团[3.Pommersche Infanterie-Regiment NO.14]任命

为助理医师(Pommern今属波兰,位于波兰西北部靠近波罗的海的地区—译

者注)。

——1887年

于柏林通过博士论文“脊椎骨折”(Wirbelfraktur)答辩,晋升为医学博士。

后来Erich·Paulun到了海军舰队,作为军舰“Wolf”(狼)号和“Iltis”(鸡

貂)号随舰医生。他乘坐Iltis号军舰第一次来到上海。






四、Erich·Paulun 在上海

几百年来,中国对外是一个封闭的国度,1842年开放了五个中国港口对外

通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订立的《南京条约

》,亦称中英《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一项

是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地为通商口岸——译者注)。其

中的上海,英、美、法等国除在那里有一定的贸易特权外,还享有移居权和治

外法权。因此他们在上海围绕中国城(即上海南市老城厢——译者注)的外面

,划定了盎格鲁-撒克逊国际移居地(angelsächsische Internationale

Settlement——即公共租界,亦即英租界——译者注)和与其相隔的法租界

(Französische Konzession)。

他们建设街道,开辟外滩堤岸大道(Bund),即在黄浦江岸堆土填高,建

设一条壮观华丽的街道。他们扩建港口,安装电灯和铺设排水工程(1882年

)。租界内有自己的警察、市议会和志愿军团。

在上海向外开放的第一年里,共有11个国家的外商公司在那里落脚。直至

1877年,另有15家德国公司也进入上海。这些公司的主要贸易商品是贩进鸦片

,贩出茶叶和丝绸。

直至1895年,上海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城市,此时的居民总数为50万人

。1895年,日本战胜中国(此处指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亦即日本侵略朝鲜

和中国的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在日本马关春帆楼订立的又一个不平等

条约,其中一项为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译者注)后获得一

项法权,即在签订条约开放的港口可以设立制造业。其他国家也效法这种法权

,英国开始在上海建立棉纺织工厂。

1905年,住在上海的外国人有12328人,其中英国3822人,日本2230人,葡

萄牙1360人,美国1012人,德国832人,法国667人,奥地利163人。

这些外国人主要是各国派出的富商和外交人员,他们享受富裕市民的生活

,拥有宽敞的别墅和许多(中国)仆人。Erich•Paulun在德国医生

Carl•Zedelius家中做客时就了解到这些生活情况。然而他也看到中国城(即上

海老城厢——译者注)的贫穷和肮脏,许多残疾人和乞丐。他还看到一些流行

病和瘟疫,如霍乱、伤寒和麻风,没有足够的医疗措施去对付,医治疟疾、眼

病也缺少办法。

因此,他确定了一个想法,要尽可能利用他所有的力量和知识去改善中国

的医疗卫生状况。在Iltis号军舰驶回德国时,Erich•Paulun给在上海的

Dr.Zedelius写了一封信,向他陈述了他的计划。

Dr.Zedelius回信有些犹豫,因为在上海生活着许多欧洲人,通过给他们医

疗治病,医生会得到较多收入。另外,医院均掌握在英国医生手中,如果想由

德国医生来替代部分医院工作,一些阴险狡猾之徒不会让他插手。而且,为了

改善卫生保健工作,中国人完全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医疗卫生,进行如此巨大

的行动。然而Erich•Paulun坚持他的计划。他告别了海军,在德国几所大学里

进修学习了两年,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外科学专业能力方面得到深造。

他曾在两个医院里进行手术培训,使手术操作趋于熟练,很有把握。他通过热

忱努力,设法完成计划,赢得德国许多高等院校老师的支持,也逐渐积累了一

笔资金,使其得以移居上海,开业行医。

1895-1896年,他的首要工作是做Dr.Zedelius的助手。此时出现了两种相

对立的特征:Erich·Paulun来自于单纯的“最低层”,粗犷豪放,富于活力和

易冲动,而Carl·Zedelius则是在奥尔登堡(Oldenburg,德国下萨克森州一中等

大小城市——译者注)大公爵的宫廷内,作为王子的游伴和“替罪羊”,从“最上

层”受到教育的,因而具有较高的鉴赏力、敏感和几乎是颓废的性格(替罪羊存

在于许多王公贵族宫廷中,因为贵族后代不许受到体罚,所以受到痛打的是他

们的好友游伴。人们希望,贵族子弟面对伙伴的痛苦应有所感悟,对坏习惯有

所忏悔)。因此, Carl·Zedelius起初不能接受Erich·Paulun的生机活力和计划

,是可以理解的。Paulun并不灰心,继续努力实现其计划。

1900年,Dr.Carl·Zedelius逝世。此后不久,Erich·Paulun与他的长女

Claire结婚,并将自己诊所开设在上海德国教堂附近。在属于教堂的大住宅内

,他们先后生育了五个子女。





五、Erich•Paulun的婚礼

当Erich·Paulun热恋着Dr.Zedelius的长女时,Dr.Zedelius却因患肺炎不

治而逝世。于是,他将未婚妻及其母亲、妹妹送回欧洲后,承担了Dr.Zedelius

诊所的工作,直至从德国来人接替。他重新布置房屋,准备了20位仆人,以接

待未婚妻从德国回来。他取道西伯利亚铁路返欧,历时12天,以代替乘船绕道

印度洋经地中海的40天旅程。回到德国后,他很快去汉堡祝贺未婚妻及其家人

,又用两天时间去Wolfenbültel看望自己的亲属,并送了大量礼品。之后,他

继续去一些医院和大学访问。他遇到一位先生,后者声称不久将担任Paulun计

划中医院的行政管理职务。又得到一些教授的许诺,明年将安排有才能的、最

适合的年轻医生去他那里工作。在柏林,他还遇到好友、当时的海军军医总监

Dr.Schultzen,后者向他保证,所有行政机构都将支持他。然后他去了汉堡附

近的Kleinflottbek,及时举行了自己的婚礼。

关于婚礼他讲了下面一桩趣事:

在所有正式隆重的庆典过后,人们坐在宴席桌旁,准备就餐。这次婚礼

Erich·Paulun只请来一位朋友,也是唯一被新郎请来参加婚礼的朋友。可是久

等不来。这时,他的新郎向窗外的花园看去,发现在花园内有一位衣衫褴褛、

挨饿的乞丐。也许新娘喝多了香槟而有点激动,她狡黠地扯着新郎的袖子说

:“看呀,Erich,你的朋友来了!”她真还不够了解Erich·Paulun——只见

Erich·Paulun突然跃起,冲到门口,又转回来,因为从门口出去对于现在的他

有些烦琐,于是只见他从花园窗口跳出,奔向乞丐,双臂搂住,亲热地拥抱他、吻他。在

众多宾客的欢呼声中,Erich把乞丐当作他最好的朋友,引入婚礼座席,而且安排在新

娘右侧的尊贵座位。此时,乞丐才发现他被邀请来参加婚礼聚会。于是他对这

对年轻的新人发表了热情的祝辞(这次婚礼象征着客人无差别的友谊,当他们

回到中国时,宝隆夫妇也在他们的座席上请来各色各样的客人)。婚礼后

,Erich·Cläre·Paulun乘船回到了上海。这次新婚之旅是宝隆赠给他夫人的最好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