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根,白衣梦开始的地方,来跟我们一起探寻

民国未筹,同济先创。

悬壶于黄浦,泛舟在海上。

壶中民生久,舟边社稷长。

——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喻大翔


追溯历史,必先寻根。为院庆110周年,母校要制作院史片,急需上海校友会帮忙拍摄几组寻根镜头,于是我们五人相约来到凤阳路,开始了同济寻根之路。

2017年4月15日,天气晴好,我们来到了凤阳路长征医院门口,透过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仿佛看到了110年前身着深蓝色长袍就诊的国人;一阵清风吹来,吵杂声中分明听到了来自百年前的德语腔。

我们来回漫步于凤阳路上,试着用镜头与同济的先人们隔空交流。

1899 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的支持下,经过一番筹款、征地,在张家浜新马路(不久定名为白克路,现凤阳路)开办了有 20 张床位的宝隆医院。

因由中德双方出资,故取名“同济医院”,宝隆任院长。医师大多由德医公会成员兼职。

随着同济医院声誉日隆,宝隆博士深感医疗力量严重不足,想在医院附设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培养施诊医生。这一想法得到了克纳佩的支持,并为此游说各方。宝隆与克纳佩在中国办学堂的打算,符合德国政府和工商科技界的利益,得到了德国高等教育司司长阿尔托夫的赞同

1906年,在阿尔托夫和克纳佩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从德国募得25万马克和价值8万马克的医学书刊和外科手术器械。

1907年10月1日 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取名为“德文医学堂”,校址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今凤阳路)23~25号,有3幢西式楼房。

1908年,学堂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

收回遐想,眼前的是这一幢四层楼房,如今是长征医院医疗纠纷处理中心。

心若有失间,突然发现旁边有一幢小洋楼,固执地认为这幢楼是否在气质上更象旧址呀?然而同行的严丽娟师妹(长征医院医务科)毫不留情地打醒了我,说这是民国二十年一位军阀的别墅,如今是长征医院的行政楼,她就在此办公。

在丈量同济足迹时,我们发现长征医院的历史与同济医院也是一脉相承。长征医院的旧址就是那时的同济医院。

徜徉于思海,感怀同济历史的变迁,不得不再提起上海的复兴中路1195号,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学复兴中路校区。

百年前的国人仰慕德国的强盛,尤其是医学,都认为由德国人办的医学堂是世界最了不起的。所以1908年招生的时候,报名的人很多。同时,克纳佩借各地德国领事之力,要求中国官署派遣官费生。这一年,学生增至82人。德文科因人数多,分为甲乙两组。原校舍已容纳不下,于是便在辣斐德路(今淮海中路、复兴中路、陕西南路、瑞金二路之间)华界法华路购地12亩,着手自建校舍。1909年暑期,新校舍落成,德文科和医预科师生都搬入新校舍。

1911年,根据普鲁士商业部的推荐,由在德国科隆国立联合机械学校任教的特许工程师贝伦哈尔德·贝伦子(Berrens)负责筹建工学堂。

1912年,医、工两学堂合并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1914年,一座以普鲁士皇家机械学校为蓝本的校园基本建成,其中包括有教学楼(即现在的图书馆)、宿舍楼、实验室、健身房等,校方共花费了37万马克。

看到这几张历史照片,油然而生出自豪感。这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最高档次的高等学府了。难怪在20世纪20年代,“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在德国被认为是“国际大学”。德国承认同济医科授课内容水准、考试成绩与德国大学相等,同济毕业生赴德深造,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美国学生赴德深造则须具备硕士学位。当年楼宇今尚在,然而已物是人非。

如此优美的建筑,如此雅致的校园,这就是我们母校的前世!1917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这所美丽的学校被法租界当局没收,于1922年成为了”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而同济也被民国教育部改属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于1922年迁往宝山吴淞镇。

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国立同济医工大学。1927年8月成为南京政府批准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是为国立同济大学。

如今上海宝山区专有一条同济路,以记念当时同济大学曾经于此度过的十年。

至此上海的寻根活动也就结束了,感觉良多:

1、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一所高等学校的成长实属不易,而同济百年历久弥新,同济百年百炼成钢。细数同济在上海就五迁校舍,历经三朝政府(清、民国,新中国),留下二所高等院校(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与同济大学),生发二所医院(同济,长征),成就一所高校(上海理工)。

2、理清了同济的历史后,认为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实为同济之兄,上海同济大学应是同济之弟。(先有德文与医科后有工科与理科)。同时与上海第二军医大有一定的渊源(内迁时有不少教职工留下成为长征医院与二军医的种子)。

3、院庆的日子如以110周年计,实应在10月1日(1907年德文医学堂),如从民国政府1924年5月20日批准为国立同济医工大学算,只能算是93周年。



附一起寻根的校友:费耿、丁艳华、严丽娟、后永春、肖雄。表示感谢本文发出后,受到许多史学爱好者的关注,并提出了几处错误之处,现已更正。感谢上官万平老师!